2015年终小小结
2016已经开始几天了,按惯例小结不能少。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是越来越差劲了,年末也不给我们一个小结啥的,都得我自己来算。Anyways,我慢慢更。
先是传统的2015 One sec video:
(more…)
山在那里, 路在脚下..
2016已经开始几天了,按惯例小结不能少。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是越来越差劲了,年末也不给我们一个小结啥的,都得我自己来算。Anyways,我慢慢更。
先是传统的2015 One sec video:
(more…)
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Quantified Self Movement,随着这几年的各种 tracking device 的火热和愈发平民化(感谢深圳!),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所谓Quantified Self,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量化生活,从而达到记录->提升的过程。
“这是最后一个人们不了解自身的时代”,Scanadu的创始人这么说道。
周四Fitbit成功上市,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在旧金山的Fort Mason,开展了为期三天的 #QS15 会展,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和厂商们过来交流。今天是面向大众的一天,我便去观摩观摩,顺便三番这阴冷多云的天气,提醒我一下这个最冷的冬天。
在这几年wearable的快速发展之后,tracking也从简单的记步往更深层次发展。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那就是 1. 更多元化的体征数据采集,2. 数据整合 + coach,3. Brain。
会展里的设备几乎测什么的都有,先不用说记步、睡眠、心率这种标配,体温、血压也都是大路货。有的可以测血氧含量,测基础代谢水平,更高级的还有测脑电波(后面再提),测血(还是太贵)。
另外一些公司开始了mood tracking,或者用一些体征来帮助羊癫疯病人。
OURA 展示了他们的智能戒指,现在主要还是用来测睡眠,顺带记个步。戒指这种concept好,毕竟我们有十个手指,手腕才两个。
现在wearable东一个西一个,采集的数据太多,用户又不能拿这些数据来make sense,于是就有几家公司开始做整合,给你一个score,或者让你通过他来deep dive。另一个小趋势是这些app更多的是提出action item,也就是像一个coach,而不仅仅只是给dashboard,毕竟普通用户是不会去仔细看数据的,他们更希望这些数据能做些什么。
一些公司也开始做一些类似于life diary的东西,这类东西几年前就有了,但现在手机可以background采集不少数据,也许到了开花的时节。(这次碰到好几个app都不支持android的,好伤心 T_T)
这次最喜欢的booth角落就是和brain相关的,都有点意思,做的东西类似于瑜伽或者咖啡,而每家的approach都有些许的不同。有的通过电流的方式来刺激脑神经从而达到亢奋或者平静的状态(Thync,这货戴着像脑袋挂彩了一样 -。-),有的通过脑电波来测量活力然后app再给你反馈(Muse),也有通过周围光线和声音的刺激让人进入平静状态,总之就是让人在不meditation的时候变得平静,不喝咖啡的时候也能变得亢奋。Muse给人想象力也很大,以后speed dating啥的搞个这个就知道对方对自己有没有兴趣了 lol
还有一哥们提出了10秒一呼吸的方式(他还做了一个pebble watch上的prototype app)让人平静下来,因为0.1hz的频率和人体血液循环的速率差不多。总之这次和大脑相关的东西不少,我也觉得SV的人确实都要calm down一点。
插一句,看完第二季的Silicon Valley的,这季暴搞笑啊。
大会以这个电影作为 #QS15 的压轴大戏。看这个电影之前,我是不知道 Team USA 还可以是 underdog 的。看完才知道不被重视的小项目这么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场地自行车团体追逐赛的美国队真的是要啥没啥,除了四个队员(这队伍还是拼凑起来的)和一个教练以外,他们只有那些队员的丈夫们了,到后来连队服都是问公路赛的队员借得。然而他们在90天的集训里,通过科学的(QS)方法从而达到了飞跃,并且在半决赛里击败了强大的澳大利亚,得到了银牌,20年来第一次。片子还是非常inspiring。
重要的takeaway – mattress的温度会影响睡眠,改天就得去搞一个能自动降温的mattress。
此外,RescueTime也在那边设了booth,作为他们不那么忠实的用户,和他们打个招呼,还得了个🐻徽章。
最后的最后,我一直觉得儿童和老人应该是这波QS的主力军,现场却很少看到他们的影子,有一点点奇怪。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确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大家端午节快乐!
(懒了,好伤心,好多app都不自动给出年度report)
知乎:
202天登录,阅读了15218个页面,送出476个赞同,写了3篇回答,282字,被浏览了120534次
电影:
57部,平均评分3.5, 印象深刻的:《人生7年》系列,《Black Fish》,《浪潮/Die Welle》,《起风了》,《Gone Girl》,《Interstellar》
电视剧:
11部,平均打分 3.73,印象深刻的《Silicon Valley》S1,《Sherlock》S2 和 《The Amazing Race》S20
书:
23本,平均打分 3.26,居然都没有一本5星的,还有一堆读到一半没读完了,实在太碎片化了。点点点。印象深的:《Five Days at Memorial》,《松本行弘的程序世界》
Coding:(仅第四季度数据)
38.2% Python, 11.0% Text, 9.2% PHP, 8.4% Git, 8.0% Scala, 6.5% Yaml, 3.8% JavaScript, 3.1% Salt, 2.4% SQL, 1.2% Bash. 日均Coding量: 1h 7mins
收到第一个2014的总结,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周四会阅读的比较多。。。
一年又要过去,今年采集的数据比去年再多了一点,记录下来,也算是对今年有个交待。
平均上班时间:10:27:43
平均下班时间:20:25:36
上班平均commute:28m14s
下班平均commute:22m39s
平均工作时间:8h 16min/day (除去午休时间,加晚上/周末加班时间)
(via Jiffy, 以上数据6月份之后才有)
今年读完的书:42本,平均打分3.36
4星以上的:《Hatching Twitter》,《直到世界尽头》,《三国机密》(上下),《为他准备的谋杀》,《无后为大》,《随遇而安》,《一路南美》,《去印度学倒立》,《Reality Is Broken》,《Life of Pi》,《Miracle in the Andes》(5星),《Nothing to Envy》(5星),《iWoz》(5星),《Lean In》,《The Founder’s Dilemmas》,《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大数据时代》
(via 豆瓣)
今年看过的电影电视剧:50部,平均打分3.5
4星以上的:《胜利即是正义》(1(5星),2,SP),《半泽直树》(5星),《乌鸦的拇指》,《Despicable Me 2/宠物/辅助轮》,《Captain Philips》(5星),《蓝雨伞之恋》(短片),《Monster University》,《Monster Inc》,《Gravity》,《阪急电车 单程15分的奇迹》,《Now You See Me》,《Life of Pi》(5星),《中国合伙人》,《搜索》,《顶级厨师》(1,2),《北京遇上西雅图》,《Iron Man 3》,《窃听风暴》
(via 豆瓣)
今年总跑步:419.8 mi,Hiking总距离:59.6 mi
比去年少了很多,最长跑步距离26.6mi(SF Marathon),最长hiking距离28.5mi(Ohlone)。明年希望两项加起来能过千,再跑个全马,也想跑个50k,把hiking和跑步结合起来。
(via Garmin 310XT/RunKeeper)
今年总滑雪:143.4mi,总共9次,Vertical Drop 151.5k ft
Max Speed: 42.5 MPH(12/13 Season), 32.4 MPH(13/14 Season)
Sustained Speed: 34.1 MPH(12/13 Season), 28.5 MPH(13/14 Season)
可能雪季刚开始,滑的还没去年快。不过流畅性还是不错的。最新滑雪视频在这里(youtube)。
(via @alpinereplay)
今年总check-in 727个地方:
Top Check-in 地方不出意外的在家或者公司附近:
(via @foursquare)
平均睡眠时间:7小时4分钟
平均入睡时间:10分43秒
平均上床时间:1:16
平均走路步数:10919 算是合格
平均楼层数:23.6
超过1万步的天数:173
今年体重提升约:4磅 (家里秤不是很准)
(via @fitbit)
其他的嘛,今年去爬了一次雪山,去了一趟西藏,去了一趟印度,换了份工作,有了一些新朋友,做了一些新项目。每年年底看各种年终总结的帖子,以前总觉得世界太热闹而自己有点一事无成,现在却淡然许多,做大事也要从小事一件件做起来。
转眼2014, 大家都准备好了么?
祝各位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