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拉松运动员的巅峰年龄比较晚?
马拉松运动员,甚至是专业的,他们的巅峰平均在30岁左右,更长距离的超马巅峰时间会更往后一些,甚至是40[1]。
有两点原因:
1) 马拉松/超马需要较强的意志力,而这个往往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意志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可以弥补体能上的不足。这点在业余跑马里面更为突出,成绩往往会到40岁之后才会倒退。
2) 样本本身是有偏差的,马拉松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就偏大,超马的第一次参加年龄平均就已经是35+了。很多马拉松运动员是在他们在田径跑道上退役之后才开始训练长距离马拉松的[2]。
Before 2008, it was considered an older runner’s event, one attempted by those in their late 20s or early 30s after honing their skills on the track, and the distance was treated with respect, even fear.
Runner’s world的这篇文章[2]里也提到2008年是个分水岭,之后马拉松也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2008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天才:萨缪尔·万吉鲁,他把马 拉松当成5k来跑,从一开始就加速,配速先快后慢,被前波马冠军称为“我见过的最疯狂的跑法”,最后成功夺得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并刷新奥运记录。而此之后,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马拉松运动,并且他们更加有冲击力。
文献
[1]: http://breakingmuscle.com/running/the-best-ultra-marathon-runners-are-35-years-old
[2]: Runner’s World
(原文post在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