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15 见闻

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Quantified Self Movement,随着这几年的各种 tracking device 的火热和愈发平民化(感谢深圳!),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所谓Quantified Self,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量化生活,从而达到记录->提升的过程。

“这是最后一个人们不了解自身的时代”,Scanadu的创始人这么说道。

IMG_20150620_123109

周四Fitbit成功上市,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在旧金山的Fort Mason,开展了为期三天的 #QS15 会展,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和厂商们过来交流。今天是面向大众的一天,我便去观摩观摩,顺便三番这阴冷多云的天气,提醒我一下这个最冷的冬天。

在这几年wearable的快速发展之后,tracking也从简单的记步往更深层次发展。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那就是 1. 更多元化的体征数据采集,2. 数据整合 + coach,3. Brain。

1. 更多元化的体征数据采集

会展里的设备几乎测什么的都有,先不用说记步、睡眠、心率这种标配,体温、血压也都是大路货。有的可以测血氧含量,测基础代谢水平,更高级的还有测脑电波(后面再提),测血(还是太贵)。

另外一些公司开始了mood tracking,或者用一些体征来帮助羊癫疯病人。

IMG_20150620_123842

OURA 展示了他们的智能戒指,现在主要还是用来测睡眠,顺带记个步。戒指这种concept好,毕竟我们有十个手指,手腕才两个。

2. 数据整合 + coach

现在wearable东一个西一个,采集的数据太多,用户又不能拿这些数据来make sense,于是就有几家公司开始做整合,给你一个score,或者让你通过他来deep dive。另一个小趋势是这些app更多的是提出action item,也就是像一个coach,而不仅仅只是给dashboard,毕竟普通用户是不会去仔细看数据的,他们更希望这些数据能做些什么。

一些公司也开始做一些类似于life diary的东西,这类东西几年前就有了,但现在手机可以background采集不少数据,也许到了开花的时节。(这次碰到好几个app都不支持android的,好伤心 T_T)

3. Brain

这次最喜欢的booth角落就是和brain相关的,都有点意思,做的东西类似于瑜伽或者咖啡,而每家的approach都有些许的不同。有的通过电流的方式来刺激脑神经从而达到亢奋或者平静的状态(Thync,这货戴着像脑袋挂彩了一样 -。-),有的通过脑电波来测量活力然后app再给你反馈(Muse),也有通过周围光线和声音的刺激让人进入平静状态,总之就是让人在不meditation的时候变得平静,不喝咖啡的时候也能变得亢奋。Muse给人想象力也很大,以后speed dating啥的搞个这个就知道对方对自己有没有兴趣了 lol

download_20150620_112157

还有一哥们提出了10秒一呼吸的方式(他还做了一个pebble watch上的prototype app)让人平静下来,因为0.1hz的频率和人体血液循环的速率差不多。总之这次和大脑相关的东西不少,我也觉得SV的人确实都要calm down一点。

插一句,看完第二季的Silicon Valley的,这季暴搞笑啊。

番外:电影 Personal Gold – an Underdog Story

大会以这个电影作为 #QS15 的压轴大戏。看这个电影之前,我是不知道 Team USA 还可以是 underdog 的。看完才知道不被重视的小项目这么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场地自行车团体追逐赛的美国队真的是要啥没啥,除了四个队员(这队伍还是拼凑起来的)和一个教练以外,他们只有那些队员的丈夫们了,到后来连队服都是问公路赛的队员借得。然而他们在90天的集训里,通过科学的(QS)方法从而达到了飞跃,并且在半决赛里击败了强大的澳大利亚,得到了银牌,20年来第一次。片子还是非常inspiring。

重要的takeaway – mattress的温度会影响睡眠,改天就得去搞一个能自动降温的mattress。

IMG_20150620_165505

此外,RescueTime也在那边设了booth,作为他们不那么忠实的用户,和他们打个招呼,还得了个🐻徽章。

最后的最后,我一直觉得儿童和老人应该是这波QS的主力军,现场却很少看到他们的影子,有一点点奇怪。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确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