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Shasta 冲顶记

tl;dr 四个朋友一起去爬Shasta,因天气不好,在离峰顶不到1000ft处折返,冲顶失败。下山各种摔跤,把一辈子的跤都摔掉了。

Mt Shasta from North Side
一年一度的hiking大戏今年在Mt. Shasta展开。Shasta海拔14,179ft (4,322m),地处加州北部,是一座复式火山,常年积雪,非常好看。想当年从Crater Lake回来的时候就被这座大山震撼到了。在去年Whitney之后,今年便想尝试一下雪山。雪山毕竟危险指数较高,便找了个向导 (ps: Shasta Mountain Guides),三天的行程。 周四傍晚驱车前往Mt Shasta小镇,周五一早便去集合点租装备,冰爪冰斧头盔绑腿雪地靴,3天$86。在那里和两个向导Ryan和Greg汇合,并且另外四名团员。之后装备check,把登山包塞得满满的,开车北上一个小时便到North Gate Trailhead,正式出发。万事具备,只差登顶。

Ready to Go!
出师不利
今年Shasta的雪不够多,整个南边整一个石头山,雪都没了,刚看到的时候非常失望。出发的时候向导说我们会换一条route走,从北边走Hotlum-Bolam Ridge Route,就有大片的雪,难度也从原先的Clear Creek的Beginner Level便成了Intermediate。 刚出发的时候大家的速度不错,2mph的速度走了3mi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没多久,向导说赶紧找地方躲一点,然后肩膀那边一痛,下冰雹鸟!这冰雹大的都有三四厘米的直径,砸在身上像打paintball一样。

Yizhi hiding under the rock

Big hail!
大家躲了很久,看着冰雹越下越小直到便成雨滴。之后天还是阴尘尘的,决定不去basecamp了,因为basecamp在tree line之上,就有被闪电劈中的危险。便在附近找到水源和一大片平地(海拔8,500ft),搭了帐篷早早的溜进去休息,一边还在祈祷明天的天气要好。晚饭吃的sausage米饭,外面又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就很郁闷。晚上也是睡睡醒醒,不怎么睡好。
冲顶

Hotlum-Bolam Ridge Route (from Internet)
1点半醒了,看到月光撒进帐篷里,心里一顿大喜,感觉登顶有望。到快2点的时候,向导来叫我们,然后吃早饭准备出发。我们的路线是Hotlum-Bolam Ridge,出发时间是3点20, 预计大概8个小时可以登顶的样子。

Putting on crampons
大概1个小时走到basecamp,basecamp之上便开始走雪路,海拔也上了10,000ft。能在雪上走,大家都很兴奋,毕竟是第一次。过不多久,雪况感觉不错,便换上了冰爪,带上了头盔。这时是在5点20左右,天也开始慢慢亮了起来。 第一次穿着冰爪走路很是兴奋,感觉真是不错,有说有笑的通过了第一段冰。这时太阳逐渐升起,把人和雪都照得粉粉的,甚是好看。迫不及待的拿起相机摁了好多张。
一路走上去心情很好,然后又到休息的时候,要拍照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头盔都是歪的(汗 -__-|||)。我们每走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那样子,这个时候已经走了3个多小时,前面有一个大叔已经有点不行了,我们离峰顶还有5个小时。向导一路上都很关心大家的状态,因为在雪山上,又只有两个向导,要调配资源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有人要下去,向导就得跟着,所以如果有两拨人要下山,那样就没人可以登顶了。这个大叔应该不能再走下去了,而如果剩下的人坚持上去但又不能登顶的话,就相当于害了剩下的人无法登顶。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压力,毕竟这是团队的事情,每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体力。最后bingran决定也不和我们上去了,陪同两个大叔和Greg下山。 剩下的我们,换上了冰斧(!),带上harnest,拴在一条绳子上,开始爬下一段的冰。边上不远处便是冰缝。

Roped Climbing (我们就是里面的小人)
就这样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我跟在大致后面,雪时好时坏,时松时硬,有时还全是冰块。这段路还很陡,很多地方都有超过40度的夹角。大致又不好好的follow向导的脚步,搞得我不得不自己找路,时不时还陷下去,白白浪费体力。太阳下的雪地发挥其反光特性,就算带着太阳眼镜,看久了也有点晕晕。又伴随着稀薄的空气,人也有点犯困。 我们大概爬过了Headwall和Ramp,来到Upper Field的脚下,这时都有10点了,海拔在13,000ft。休息的时候大致决定不上去了,恰好有一个同一个公司的向导下来,便可以带着一起下去。当时我也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喝点tea让自己清醒一点,便继续前行。 这个时候天气不是特别好,山上开始有点云,但好在大多绕过顶峰。

天气情况不容乐观 (Photo Credit: 罗老师)
我们继续向上,走完了最后一段雪路,海拔到了13,500ft,早上11点。我们脱下了冰爪,解开了绳子,换掉了冰斧,准备最后一个小时的冲锋。可惜天空不作美,原本散在四周的云开始集中,眼看又可能被雷劈了,向导决定call off,重新穿上冰爪,换上冰斧,下坡!回家!保命!

13,491ft

The highest point we got
回程
回程的时候,一直不惧下坡的我,被搞死了!在雪上的下坡原来很不一样。我们还是拴着绳子,原来最后一个的matt带队。穿着12码半鞋子的身高6尺6的他走一步,我和罗老师通常得走两步。所以我们俩在后面各种狼狈不堪,不是他摔了把我带倒了,就是我摔了把他带倒了。向导也不让我们休息,各种push,让我们赶紧下去,于是摔得更加厉害。回想起来,真是滑雪也没摔怎么惨过。

Sliding down
终于我们绕过了那段很陡的并且边上就是冰缝的雪路,我们脱掉了冰爪,准备滑下去。想想应该很好玩吧,但是没有掌握好技巧,刹不住车,一直撞人,后来也不敢把速度控制得太快。有一段底下是冰面,向导还说不许刹车,我就一路撞着他下去的。之后又是好长的雪路,依然很滑,依然各种摔,依然各种frustrated,完全被defeat感觉。快2点的时候,终于走完了所有的雪路,就回到了石头路上。

回眸再看雪山一眼,真是百感交集
3点多回到了营地,再也不鄙视王石了,爬个雪山真的不容易的,何况要爬珠峰。在帐篷里休息了一会儿,浑身不舒服。晚饭吃的burrito,不怎么好吃,已经开始遥想出山之后的小肥羊。倒是后来晚霞很漂亮。

Sunset
后记
睡了整整8个小时,醒来之后发现身上各种酸。发现我们四个都木有合照,于是在收拾行李前摁了一张。感谢bingran大老远的从西雅图来参加活动。 出了山之后就去吃了KFC,大份的全家桶。开回湾区后又吃了小肥羊,很爽。结果晚上上火,留鼻血了。又发现涂防晒的时候忘了涂鼻子,到今天鼻子还在蜕皮。尽管如此,尽管各种被defeat,爬雪山确实让人回味无穷。明年Rainier继续,我也要去试试千年冰川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