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Plex – all about Google

这本书买来很久,上次看到一半没看完,毕竟Google的故事被大家讲了太多遍了,读着有些无聊。这次翻来重看,结果读得津津有味,也许是心态变了,老故事听出了新感觉。

Don’t be Evil, Do the Right Thing

Google的俩创始人都是理想主义者,Google的员工们也是。从最开始,Larry和Sergey的mission就是”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 所以他们做了Google,做了news,做了后来引起很大争论的Books. 他们只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所以他们没有在页面上投放banner ads,他们的gmail一开始就有1G的空间。他们不喜欢华尔街的操控,于是他们有了两个class的股票,并在IPO的时候采用auction方式分发股票。他们别具一格,而且自从Adwords发布之后,Google就再也没有财政上的问题,之后就放开手做各种有意思的project了,于是就有了google earth,有了self-driving car,有了google glass,etc

Google的这些精神又是和硅谷文化非常一致,所以Google在业界一直非常好的声誉(突然想到某Z公司,唉)。

“Don’t be evil”是广为人知的Google的motto,原本只是内部流传,一次一不小心被Eric同学传了出去,便众人皆知了。而后来,”Don’t be evil”却成了Google发展的绊脚石,人们通常来引用这个motto来批评Google的每一个失误。

Do first and Ask Forgiveness Later

Asking forgiveness is always easier than asking for permission. 这在Google早期帮助了它的高速发展。可后来发生的street view wifi事件,buzz privacy事件,google books事件都让Google认识到当成为一个巨头的时候,寻求原谅变得无比困难了,所谓树大招风,喝口水都会呛到。这就是成为巨头的坏处了。

可是过于小心呢?那就另一番故事了。一个事例就是Google Video的失败,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Google Video不允许任何违反版权的视频,坚持审查,而竞争对手Youtube则完全不理会版权问题把Google Video越甩越远。

做大公司之后可真是左右为难呢。也难怪整个APM program里的人都不觉得自己五年后还会待在Google.

Open or Close?

Google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整合全球的信息,他是开放的;另一方面,他又是极其封闭的,尤其在财政上。这一起缘起于Larry Page的偶像伟大的发明家Tesla。Tesla作为交流电的发明者,最终却穷困潦倒孤独的死去,Larry显然不想成为这样。所以Google早年从来不会公布财政状况,就连拉funding的时候都愿意。现在就算已经public了,他家的财报也是能省则省的。

这里插播一个小故事:Google当年第一向外界公布财政是在快IPO的时候,邀请了一些banker,公布了一个非常好看的财报。然后CFO和大家说实在不好意思放错slice了,实际的数字是这个的两倍以上。在场的各banker都惊呆了。

Google in China

2010年,谷歌被中国黑客攻击,蓝翔技校名声骤起。随后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把服务放在香港。整个黑客攻击是典型的教科书教程,通过MSN的漏洞佯装联系人发送一个带木马的网页连接,从而控制受害人的电脑,侵入Moma,窃取密码系统Gaia的源代码。

这次事件,再加之前不停的各种屏蔽要求,Brin和总部一些高管再也忍受不住,直接宣布退出中国。记得当时看到谷歌新闻的时候还嘲笑了一番,觉得这大公司真输不起啊。现在虽然很理智的看这个问题,还是为谷歌中国感到惋惜。谷歌进入中国还说希望能帮助中国民主化进程,那说好的五千年的耐心呢?哦,Google是一家美国公司。

Social

Google的Social是失败的,无论Wave, Buzz还是Plus都没有做到成功,也错过Blog, LBS的机会。Orkut本来是个很有前途的产品,被淹没在谷歌其他priority中了。对于Google的Social进程,我还是整体看衰的。一来,创始人的内心里并没有Social这个东西;二来,Google不是一个优秀的追赶者;三来,Eating your dogfood这招在Social上不work,谁让Google那么多Engineer呢。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很推荐的,不管是熟悉Google还是不熟悉的。也希望Google未来还能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