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1. 网站那些事儿
周末的时候终于有空看完康神的演讲《网站那些事儿》,还是有点收获有点感想。
– Sina的播放器实在太烂… (怎么可以这么差)
– 要找对bottle neck,要把逻辑前移。也是个金字塔模型,80%的请求只需要20%的资源..
– 又想起华奶奶的“有一利,有一弊”,对系统做任何一个改动,总是有一利有一弊,又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做任何优化的时候一定要牢记在心。
– 做sharding的时候要注意平衡(4square宕机),但同时要考虑各个shard要是自然属性分离的闭包,不然一个请求还是要访问多个shard也太亏了(商务网站买家和卖家的例子)。
– Scalability 和 Availability – 一些不是很熟悉的技术:虚ip, BGP Broadcast
– Cache的使用 和 Dog Pile Effect(facebook宕机和skype宕机)
2. 互联网的多数人暴政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这里倒不是想说人肉搜索,而是行业发展和网站运作时的必然选择,但让人觉得可怕。
圣诞的时候,在yelp上check-in一个餐馆时误check-in成了很同名的隔壁的餐馆,手机上不能取消那个check-in,今天突然想起来,可然后发现yelp网站上连看自己check-in历史的功能都没有。而后知道fb也没有,顿时就有种自己的数据被人强×的感觉。仔细想想,可能的确没很多人需要这个功能吧,于是这个feature或是被取消或是没有足够的priority。这种情况在web公司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Google),所有的Web公司都开始追求数据数据数据,大家做着各种不同的A-B Test然后做一些艰难或不艰难的决定,总是去满足那些绝大多数用户,于是那些少部分用户,总会有些少部分的用户,就这样被抛弃了。
这是必然的吧,因为做网站的,用户(数量)当然是第一位的,Revenue也是第一位的,而那些小众,就随他去吧。所以经常的,你会发现你喜欢的这个那个功能,就不见了。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被代表了。
可是我们的选择权,在哪里?#damnyouweb2.0